张飞故事有哪些?(与张飞有关的历史故事)

小高 生活常识2 2023-08-20 09:35:01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张飞故事有哪些?(与张飞有关的历史故事),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868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3分钟,

文章目录:

历史上张飞是怎样的人,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终被“小人”反杀

李靖飞扮演的张飞形象深入人心,仿佛从书中走出一般,以致于让后面无数张飞的扮演者都相形见绌。他的去世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哀思。


然而,与其扮演者李靖飞是因病去世相比,历史上的张飞之死,却是不明不白的死在小人之手,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上图_ 央视《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刘备、张飞剧照


  • 武将的死法

作为军人尤其是武将,最理想也是最荣誉的死法,可能莫过于战死沙场了。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文化也难得的达成了一致。


东汉的名将马援就曾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末革命志士徐锡麟将其改写为诗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而美国二战名将乔治·巴顿也表示“愿意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都是表达了这种战死沙场的愿望。


不过即使是身经百战、冲锋陷阵面临诸多危险的的将军们,也并非都能“获得”战死沙场的殊荣。在三国时期的名将中,被黄忠袭杀的夏侯渊和被乱箭射死的张郃作为武将来说也算是死得其所,但更多的名将们则是最终死于病榻之上或年老体衰而无疾而终。这种和普通人一样的死法当然不具备任何英雄美学效应,而罗贯中更是不能认同。


上图_ 《三国演义》


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将很多本来病死老死的名将改写成了在沙场上战死。比如曹魏的张辽(被东吴丁奉射杀)、徐晃(被曹魏叛将孟达射杀),东吴的甘宁(被蜀汉一方的番将沙摩诃射杀),蜀汉的黄忠(被东吴马忠射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将无一例外都被写成死于“射杀”,这是英雄死于用“暗箭伤人”的“小人”之手,在增添了悲剧色彩的同时,也无损于名将们的武力值(毕竟不是死于单挑)和英名。


然而对于张飞的死,就连罗贯中也仅仅只是进行了加工扩写,却并没有进行任何改编。这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段桥梁水倒流”的猛将,却是在睡梦中死于两个小人的毒手。这种憋屈的死法,可谓是不明不白,甚至死的窝囊,在三国名将的“死法”中,可谓独此一家了。


上图_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


  •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受《三国演义》及一系列作品的影响,张飞的形象似乎被定格在“豹头环眼”的粗莽猛将之列,是丝毫没有半点文化艺术细胞,与他那位平时喜读《春秋》手不释卷的关二哥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电视剧中,更是将其刻画成面对关羽的出口成章只能口拙到重复说着“俺也一样”。


然而历史上的张飞却和其刻板印象有着天壤之别。元朝著名画家“元四家”之一吴镇在其所作的《张翼德祠》中称“关侯讽左氏,车骑(张飞封蜀汉车骑将军)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象恐难如”。认为张飞的书法水平堪称一绝,其手持“丈八蛇矛”的书法功底,还要超过三国的著名书法家曹魏钟繇和东吴皇象。


而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


可见这位“吓破百万曹兵”的猛将,也是位工于书画的文化人,其文武双全的儒将气质暴露无遗。


上图_ 立马铭,相传此铭文是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飞大败张郃后,乘着酒兴,用长矛在宕渠八蒙(也作濛)山崖壁上凿成的


当然,以上的说法也存在很多质疑,大概张飞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致于对于这些反差太大的提法自然不能让人认同。


应该说,历史上的张飞不是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莽汉子(后来拍摄的某版三国电视剧就是将张飞的形象彻底“李逵化”)。比如在刘备称帝后封赏张飞“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时,还在诏书中对三弟寄语“以君忠毅,侔踪召虎”。


召虎是西周时期的精明强干又忠心耿耿的朝廷重臣,还是著名的“共和行政”的“双男主”之一(另一位是周定公)。可见,刘备是把张飞当成召虎这样的“国士”来看待的,而不是只将其看成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上图_ 张飞的戏曲脸谱


而另一个例子则是张飞的性格特点。


《三国志》记载张飞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和关二爷“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张飞是喜欢和饱读诗书的君子们来往的,对他们也很尊敬,而对文化素质不高的底层官兵他是瞧不上眼甚至是不体恤的。这一般在有“儒将”风范的将领中才有如此表现。而如果张飞仅仅只是一个“大老粗”,应该不会是这么一种行事风格。


上图_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 终被“小人”反杀

对于张飞的这种性格,“打了一辈子仗”的大哥刘备自然是看在眼中,他对自己这个三弟语重心长的表示“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刘皇叔看问题的格局和角度自然不一样。这个三弟平时对部下粗暴虐待,之后又继续让这些人在身边继续干活。可问题在于,张飞打过骂过他自己跟没事人一样,但这些被打被罚的人,心里能跟没事人一样吗?还让这些人继续在“左右”,岂不是埋下了定时炸弹?只可惜,大哥的逆耳忠言,三弟张飞是完全听不进去,这也为未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上图_ 94版《三国演义》剧照--张飞鞭打士卒


对于张飞的死,史书上记载的很简练“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可谓一笔带过,这当然也是很多史书的共同点。而为什么这两位要杀死张飞,则没有交代。


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到两位部下(演义中则是张达、范疆)因为无法按照张飞的要求在三天内为全军置办为关二哥报仇需要白盔白甲的行头,而张飞在一顿鞭打之后又表示如果完不成任务就死路一条,因此走投无路又不想白白送命的张范两人就趁张飞酒醉暗害了其性命。


可以说,这个扩写(不是改写)在合乎史实的同时,也合情合理。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


而张飞的死讯传到刘备的耳中,据《三国志》记载这位大哥也只是叹了一句“噫!飞死矣”。看样子,大哥对三弟这个结局并不感到意外,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吧!


一向“骄于士大夫”从而看不起“白面书生”陆逊的二哥关羽,结果被这位书生的谋划所反杀,最终败亡。而一向“不恤小人”的三弟张飞,则最终也是被小人所暗害。这对“情深似海”的“结义兄弟”的最终结局也几乎如出一辙,也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上图_ 张飞(?—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


可见,你所轻视和无视的人,也许有一天,会成为你的命中克星,这一点,即使是“万人敌”的关羽、张飞,都无法幸免。



参考资料:


[1]《三国志》,西晋,陈寿著


[2]《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


张飞一生,真正拿得出手的三大战绩,任何一件都足以叱咤三国

一说起张飞,大家都对他非常了解,粗鲁莽撞,战斗力高强是大家对他最直观的评价。事实上,这都是演义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正史中的张飞的,乃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和关羽一同被评价为三国“万人敌”,由此可见张飞相比于关羽其实并不会差太远,张飞并非是一个莽撞之人,不然人家也不可能在乱世中打出那么响亮的名声!事实上张飞一生真正拿得出手的三大战绩,任何一件都足以叱咤三国!


张飞


看正史中的张飞,我们就需要抛开演义中对张飞的刻板印象。由于刘备前期混得比较差,到处颠沛流离,所以关于张飞的战绩记载并不多,或者说张飞很可能是跟着刘备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败。不过从当时人对张飞“万人敌”的称呼来看,在局部小战役中,张飞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给其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认为,当时的张飞,其实各方面能力都是不错的,只不过缺少机会。直到荆州刘表去世以后,刘备势力开始逐渐做大,张飞表现的机会才开始到来!下面我们就从张飞的三大战绩来看看,张飞是有多么的强悍!


据水断桥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是对长坂坡之战非常熟悉,赵云于万军丛中冲杀,最终成功救出刘禅的故事令众人动容。不过除了赵云,张飞在此战中发挥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当时张飞率领二十名士兵前去接应赵云,做断后之举。仅凭借这二十兵马就成功的挡住了曹操大军,这等战绩,简直是逆天了。


《三国志》:先主闻曹公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很多人以为张飞据水断桥的故事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毕竟这种事情太不和常理了,仅凭张飞这几人,怎么可能挡住曹操大军?然而在正史中,张飞确实是做到了!张飞站在桥头挑战曹军,竟吓得曹军不敢出击,可见张飞当年万人敌的名声是有多么吓人!而且这支曹军可是曹操手下的虎豹骑,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军队,真不知正史中的张飞是如何做到,吓住这支军队的!事实上,仅凭这一战绩,张飞就完全可以青史留名了,这种猛人?史书中怎么能缺少了他呢?不过除了张飞的猛,他的另一战绩,更体现了他的智慧!


义释严颜


刘璋邀请刘备入川相助,帮忙抵挡张鲁的进攻,结果刘备掉过枪头,开始进攻益州,因为刘备对益州也是非常渴望的。不过在此作战过程中,军师庞统惨被流箭击杀,所以刘备又让诸葛亮赵云张飞前来增援。张飞率军到达江州后,江州守将严颜拒不投降,不过在张飞这种名将的攻击下,守城是没用的,很快江州就被张飞给攻克了。攻克江州后,张飞抓住严颜,怒斥严颜为啥不投降,结果严颜据理力争,指责张飞无理进攻。本来张飞他们打益州就比较理亏,现在严颜直接挑明,这就让张飞更加愤怒了,于是命令把严颜拖出去斩了。


《三国志》: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正史中说,张飞因见严颜悍不畏死,被严颜的气节所打动,所以放了严颜。本文认为这只是其中一面,张飞真正不杀严颜的原因,乃是想瓦解其他守军的抵抗之心,张飞深知严颜在蜀地为官多年,颇有名望,一旦杀了他,其他守军很可能会拼死守城,那接下来张飞进兵就需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打,耗时费力。而如果放掉严颜,则可以让其他守军看到希望,看到他张飞有打赢的能力,却不胡乱杀人,瓦解其他守军的斗志。从后文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到,张飞所过皆克,这其实就是张飞义释严颜的效果。


从这一仗我们可以看到,张飞这人不光勇武,有军事能力,而且他并不粗鲁弑杀,他还是非常有谋略的,通过释放严颜这件事情,成功的瓦解了不少守军的斗志。这等谋略,足以叱咤三国!


大破张郃


张郃乃是曹魏名将,就连刘备和诸葛亮,对于张郃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顶级名将,却最终败在了张飞手上!曹操平定汉中后,由于后方发生叛乱,所以他让夏侯渊和张郃留下,自己带着人马回去平叛了。张郃率军进攻巴西郡,准备把巴西郡的百姓全部迁往汉中,这让刘备看到了危险,于是刘备命令张飞出击,给张郃一点教训,于是两大名将的较量开始了!


《三国志》: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从两人的交手情况来看,张飞曾和张郃正面相据五十多天,谁也无法击败对方,之后张飞从其他山路进攻张郃,成功击败张郃,并将张郃打得只剩下十余人败逃,可见此战张郃败得是有多么的惨!被刘备诸葛亮称为名将的张郃,被评为五子良将的张郃,在于张飞的交手中却惨败,只带着十几个人仓皇逃亡,这足以证明张飞的军事能力了!前期的张飞没有机会大显身手,随着刘备集团的实力提升,张飞终于可以叱咤三国了!


结语


不要再被演义中的莽撞张飞给迷惑了,正史中的张飞,乃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他一生三大战绩,据水断桥、义释严颜、大破张郃,无论是哪一个战绩,拿出来都足以叱咤三国!三国万人敌,名不虚传!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详解历史上真实的张飞:三国演义虚构了身世,明朝造了2则谣言

张飞是众多三国名人中最受世人喜爱的一个,但《三国志》中对这位蜀汉猛将的记载,却只有区区900余字。随着小说和戏曲的广泛传播,张飞真实的形象已经掺杂了太多的非历史因素在内。


今天我们就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还原一个真实的张飞。

1、张飞的身世


张飞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与刘备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刘备虽然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清苦,但从他拜名臣卢植为师,又结识家世显赫的公孙瓒这一点来看,刘备在涿郡还是有一定宗族势力基础的。


但张飞就不同了,涿郡的世家大族中张姓并不在列。刘备在得到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的资助后,开始招兵买马,张飞和关羽就在这个时候加入到了刘备的队伍当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实际上,结义的只是关张,关羽因为年长几岁,所以“飞兄事之”。关羽在参军前只是一个逃亡在外的平民,在极讲究出身的东汉,张飞能够把关羽当做兄长,可见,张飞的出身也是很卑微的,这也是他参加刘备的队伍,以希望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原因。


但《三国演义》却给张飞虚构了一个“颇有庄田,卖酒屠猪”的富户身份,就连刘备起兵的第一桶金都是张飞资助的,这显然并不符合真实历史。


2、张飞的性格


《三国志》对张飞性格概括了4个字“暴而无恩”,这让后世对张飞形象的重构,总是脱离不了勇猛、暴躁这几个标签。


2.1勇猛而不暴虐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败,带着关羽、张飞暂时依附了曹操。也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的谋士郭嘉得以近距离接触到了张飞。郭嘉评价张飞是“万人敌”,足见张飞的确是十分勇猛的。


张飞的勇猛还体现在了据水断桥一战中。曹操在长坂坡追杀刘备时,负责打掩护的是张飞带领的20余骑兵,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张飞瞋目横矛,大吼了一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成功阻滞了曹军的追击。


刘备将断后的重任交给张飞,足见他对张飞的信任,这也印证了张飞“雄壮威猛”的形象记载。


但是说张飞“暴”就有点冤枉他了,张飞对自己的情绪控制是要强过关羽的。攻打巴郡时,面对守将严颜的言语刺激,张飞大怒“令左右牵去斫头”,但当严颜以更强硬的语气回怼说“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的时候,张飞马上“壮而释之”。


再如张飞对名士刘巴的仰慕,换来的却是刘巴的嘲讽,说他只是个“兵子”,但张飞除了不高兴意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报复举动。


而关羽就不同了。刘备败退夏口时,关羽对自己的君主公然表达了不满:


“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当年跟曹操一块狩猎,如果听我的杀了他,怎么会有今天的麻烦?)


孙权来求亲,又是关羽辱骂东吴使臣。水淹七军,面对俘虏庞德的强硬,关羽的处置方式是斩首了之,丝毫没有张飞那种“壮而释之”的胸怀。


张飞的心胸还体现在汉中太守的落选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在选择镇守汉中的大将时,所有人都认为张飞最合适,就连张飞自己也认为汉中太守非自己莫属,但刘备却火线提拔了还只是杂号将军的魏延。作为功臣宿将,张飞对于刘备的决定却并未表达任何不满,这跟关羽要同马超较劲形成了强烈反差。


2.2治军严苛却爱民如子


那么张飞是不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呢?


从刘备时常规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挞健儿”来看,张飞对待普通士兵的确十分严厉,但这并不等同于张飞是个暴力狂,时常无故鞭打士卒。


从公元214年刘备取代刘璋任益州牧开始,张飞即被任命为巴西太守(今四川阆中),前后长达7年时间,留下了“虎臣良牧”的美誉,在阆中百姓眼中,张飞的性格更加具象,不是让人望而生畏、行事鲁莽的大汉,反而是一位嫉恶如仇、亲民如子的好官。


可见,张飞的严苛仅仅针对士卒,而非所有“小人”。张飞治军严格,与他所统率的军队有关。张飞所辖军队,是刘备多年来四方积累的精锐,在曹魏大将张郃进犯巴西时,正是张飞率精卒万馀人沿山路长途奔袭,把张郃打的全军覆没。一支善于攻坚的军队,离不开将领治军的严格。


张飞死后,刘禅给他的谥号是“桓侯”,按照谥法:“克敬勤民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可谓是对张飞最精准的评价。


2.3宁可流落江湖的“忠”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关羽战败委身曹操,而张飞却下落不明。史书没有记载张飞这段时间去了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张飞并没有因为兄长关羽降曹而前往投奔。


从君臣三人最终会合判断,张飞在消失的一年时间里,应该是流落江湖四处飘零的,直到他听说了刘备的消息,才急忙前往投奔。可以说,张飞上演的是另一出“千里走单骑”。这份对刘备的忠和义,丝毫不亚于关羽。


3、张飞死因之谜


张飞死于部将张达、范强之手,至于张、范二人为什么要杀张飞,史书没有交代,倒是《三国演义》补充了一段情节,解释说是因为张飞强令二人在3日之内制造出白盔白甲,二人无法完成,遂先下手为强。


《三国志》把刘备规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和张飞被张、范所杀堆叠在了一起,让人产生一种很自然的联想,张飞是因为鞭挝健儿自取其祸的。


但是,如果我们看下张飞的死亡过程,就会发现其中蹊跷:从公元184年参军,再到公元221年被害,37年的治军生涯都没有自取其祸,为何偏偏在即将与东吴开战前突然被部将所杀?何况,并没有证据表明张、范二人是受了鞭打责罚才决定反叛的。


刘备决定伐吴后,吴蜀已经处于敌对状态,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张达、范强居然能带着张飞首级“顺流而奔孙权”,出入蜀吴边境畅通无阻,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张飞的死,绝不仅仅是自取其短这么简单。


4、明朝编造的2则谣言


4.1张飞是个书法家?


宋元以后,随着重文抑武之风兴盛,张飞的形象被有意地进行了儒雅化改造。明朝的杨慎说张飞是个书法家,涪陵有张飞“刁斗铭”,文字甚工,飞所书也。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杨慎在南宋史料基础上编造的谣言。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曾记载说:“大观间( 1107—1110) 于庙前得三印及佩钩,又耕者得刁斗于祠之北”。并没有提到张飞,但到了杨慎这里,却成了张飞所写,显然毫无根据。


4.2张飞是个美男子?


到明朝万历年间,张飞的形象进一步文人化,董斯张《广博物志》甚至声称张飞是个美男子,所谓“人中有张飞,马中有玉追”。由于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所以,这种说法也自然而然的具有了某种合理性。


但实际上,在明朝以前,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过张飞的容貌,古人选后妃,多考虑政治因素,不能就此逆推张飞一定是个美男子。


综上所述,张飞作为真实存在的三国人物,以忠勇爱民、嫉恶如仇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并升华为庇佑一方的神祗。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文化在阆中》《全蜀艺文志》《舆地纪胜》《广博物志》


关于吕布的历史故事有哪些(有关的吕布故事有哪些)

南泥湾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南泥湾的历史故事视频)

有什么历史故事的书(有哪些历史故事的书)

二七塔的历史故事(二七塔的故事视频)

关于老子的历史故事有哪些(老子的生平的故事有哪些)

古代经典历史故事有哪些(古代经典历史故事有哪些)


【本文标题和网址,转载请注明来源】张飞故事有哪些?(与张飞有关的历史故事) http://www.jsxyy.com.cn/5567.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8月20日 星期日